产品详情
新“国九条”落地满一周年。以这一长期资金市场深化改革的“施工图”为纲领,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水平发展”为主线,长期资金市场在投融资两端综合发力,日益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严监管,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完善长期资金市场“1+N”政策体系;稳信心,不断健全稳市机制,积极推动长线资金入市;抓改革,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作为中国长期资金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的人,新“国九条”对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也带来了积极影响,行业格局也展现出新的特点与变化。结合多家研报及数据看,这些新气象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伴随新“国九条”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这一定调一方面为公募基金管理人创设更丰富的ETF创新产品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指数投资的规模扩容奠定了良好基调,助推ETF发展步入快车道。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推动长期资金市场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慢慢的变多的投资者认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投资产品。
根据上交所统计,ETF产品数量已经迈入“千只时代”。截至2024年末,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033只,较2023年末增长16%,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1%。其中股票ETF规模达到2.89万亿元,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约占A股总市值的3%。
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影响下,有机构预计各类投资者,尤其是配置型资金对ETF的需求会继续推动ETF规模不断上行。近期在外部风波扰动下,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总规模破万亿或也印证了这一点。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16日,A股合计24只被动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总规模达到10291.10亿元,创年内新高;近一月净流入1120亿元。其中以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为代表的千亿ETF同时全部上市ETF规模已达3.99 万亿元,距破4万亿元仅一步之遥。
ETF规模的强劲增长,主要缘于长线资金的持续买入。东吴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家队”持有A股ETF共1.05万亿元,占A股ETF总规模的36.1%。从2024年基金年报数据看,以汇金系为代表的“国家队”频频出现在ETF的持有人名单中。
面对近来关税风波对投资情绪的扰动,“国家队”再度出手,借道ETF加码投资A股,为市场注入信心。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已再次增持了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长期资金市场平稳运行”。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长线资金也多次宣布增持ETF,一些国资机构以及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已成为A股市场股票ETF的重要持有人。
展望未来,ETF扩容趋势仍相对明显。交易所正围绕“指数化投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一主线,努力携手各方构建“长钱长投”的生态环境,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与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长期资金市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创新正在双向赋能。回顾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围绕服务科学技术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证监会陆续出台“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以及长期资金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举措。公募基金也积极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引导资金流向契合国家战略导向的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对于“硬科技”主阵地的科创板,公募基金持续加大投资力度。2024年基金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市场总市值为8117.91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8千亿元大关;在科创板总市值占比达12.8%,同比增长0.46个百分点,同样刷新历史新高。
从主动权益公募基金看,2024年报对双创配置比例相较中报有所上升。2024年报持股中,创业板占比15.01%,较前期上升0.57%;科创板占比12.26%,较前期上涨1.93%。相对于中报,主动权益公募基金整体仓位也向科技方向倾斜。截止2024年年报,科学技术板块持仓占比为27.16%,相较中报上升4.29%。
以嘉实基金为例,行业配置上聚焦于新能源、高端制造、互联网服务、智能家居等新质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相较于2024年中期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嘉实基金对于电子、汽车、银行、通信、计算机、商贸零售、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行业进行了增配,其中电子行业增配5.7%,而同类平均仅为1.15%,汽车行业也以1.25%的比例高于同类平均的0.81%。同时嘉实基金还构筑了囊括多个投资方向的新质生产力投资矩阵,覆盖主被动投资领域,为投资者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投资机遇提供更多元的投资装备。
考虑到新质生产力往往具有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需要具备独特价值发现能力的耐心资本支持。而公募基金作为长期资金市场重要的价值发现者与市场参与者,有望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公募基金仍需要持续全方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投资亮点。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长期资金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新国九条”的核心在于坚守长期资金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既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又要践行金融为民、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鼓励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合理提高分红率。公募基金也日益强化分红意识,以提升投资者的体验和获得感。
银河证券数据统计,1998-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总额达53138.14亿元,其中2024年度分红总额达4825亿元。从细分类别看,股票型基金2024年度分红总额为321亿元,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细究背后,ETF分红趋势日益深化。
在业界看来,基金积极分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满足现金流需求,有望为资金持续布局提供动力,帮助投资者更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同时分红也有助于基金产品减少冗余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ETF更加贴近目标指数的收益表现,并且通过分红适当降低基金规模更有助于基金操作。
嘉实基金便格外的重视投资者获得感,一直在优化分红方式、加大分红节奏。自成立至2024年末,嘉实基金旗下产品累计分红1444次,累计为投资者分红1066.81亿元。步入2025年来,嘉实分红力度不减。嘉实沪深300ETF(159919)继2024年分红16.41亿元后,日前又进行了今年来首次分红,分红总额近25亿元。嘉实中证A500ETF(场内简称:A500指数ETF 159351 场外联接A类:022453 场外C类:022454)也进行了成立来第二次分红。
积极分红之余,嘉实基金也持续降费让利,降低投资者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目前包括嘉实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金、嘉实中证500ETF及其联接基金、嘉实中证A500ETF及其联接基金等多只产品,均采用行业 “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的低费率结构。
在基金行业高水平发展背景下,嘉实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应进一步强化“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通过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强化公募费率改革、全力发展权益基金等一系列公募基金改革方向与措施,打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推动公募基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相关推荐
友情推荐: 杏彩体育官网 | 杏彩彩票平台登陆 | 杏林体育app下载安装